•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IT · 数码 · 游戏 东莞网,及时了解东莞新闻。
东莞人民网上家园
  • 首页
  • 新闻资讯
  • 财经快讯
  • 时尚娱乐
  • 教育资讯
  • 旅游资讯
  • 商道商讯
  • 汽车资讯
  • 房产楼市
  • 综合信息
  • 健康资讯
  • 热门搜索:
  • 教育
  • 广州旅游
  • 东莞风景
  • 职业教育去哪
  • 东莞生活
  • 贵广高铁
  • 当前位置: >东莞网 >综合信息 >
  • 扫一扫发明的前世今生
  • 发布时间:2020-11-10 10:05 丨来源:中国网
  •   快捷方便读取信息,是数字经济时代最关键的实用技术。今天,扫二维码已成为移动支付不可或缺的实用技术,扫二维码读取各类信息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如健康状况识别,身份识别、电子凭证、公交信息、安全信息、旅游信息、网站链接、个人定位、手机应用下载、影视娱乐、包装附加信息、物流跟踪、报网互动、金融防伪鉴定、商品信息溯源、移动业务检测……等等。只要手机搭载和预安装了大量具有“扫一扫”功能的APP,如“微信”“支付宝”“携程”“淘宝”“美团”等软件,用户只要使用“扫一扫”功能识别二维码,就可以获取到二维码发出者后台服务器中的各种信息。

      但很多人一直不清楚,“扫一扫”发明专利和“二维码”发明专利,是两个不同国家发明专利的实用技术。

      日本人发明了二维码

      进入上个世纪60年代之后,日本迎来商业黄金期。当时正在从事条形码读取机研发的电装旗下子公司DENSO WAVE,怀着“一定要满足客户需求”的心愿,投入到了新码的研发中。1994年,日本电装公司公开了首个QRCode(二维码),QR的全称是“Quick Response”,翻译过来就是“快速响应”,包含着追求高速读取能力的研发理念。DENSO WAVE虽拥有QR码的专利权,但他们却并没行使这项权利。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项发明,如今成了中国移动互联网飞速崛起的弄潮儿。而让二维码成为弄潮儿的,是中国的发明家徐蔚。

      中国人发明了“扫一扫”

      2011年,徐蔚利用二维码信息量大这一特点,发明了“采用条形码图像进行通信的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从服务器编码(动态码)→终端扫码-解码-执行、可完成闭环交易系统的“扫码”实用发明技术。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发明专利授权。该专利保护的“扫码”技术,包括一维码、二维码、多维码在内的所有条形码图像。“扫一扫”采用条形码图像在移动终端与后台服务器之间进行通信的方法,实现的是对所有码制的条形码图像都能进行正确解码,并可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性,也可以实现在没有后台服务器的情况下,在移动终端一侧即可完成服务的提供。如果说“鼠标点一点”之于单机电脑,接入了互联网世界,“扫一扫”之于手机,则开启了全球“物联网”接入的大潮。因为有了“扫一扫”,在数字经济的基础建设上,中国拉开了与美国硅谷的差距,差距就在于美国硅谷缺一个“扫一扫”。

      据了解,全球率先致力于“扫一扫”发明专利授权和技术应用与运营的发码行公司,已先后获得了中国、美国、日本、新加坡、俄罗斯、中国台湾、澳门等全球10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知识产权局的发明专利授权。2017年9月5日,中国发码行公司与美国、台湾地区签约了“扫一扫”专利授权书。授权美国发码行、台湾发码行“扫一扫”技术专利,独家授权费用约7亿元人民币,且同时发码行享有美国公司、台湾公司被授权方20%股权。

      “扫一扫”已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和必配,手机只要搭载和安装了带有“扫一扫”功能的APP软件,如“微信”“支付宝”“携程”“淘宝”“美团”等大量软件,用户只要扫一扫码,即可摄取到码里包含的各种编码信息,同时又与对应的后台服务器完成闭环交易。当下,世界巨无霸苹果、三星、Google(谷歌)、Facebook、Aamzon(亚马逊)等各类特大型企业,都在使用“扫一扫”的接入方式。因此,“扫一扫”专利技术已被公认为是全球移动互联和物联网的链接神器。它不仅仅给商家、企业带来更多财富。同时也正在和即将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带来“采用条形码图像进行通信的”的闭环互通,其价值无可估量。

      截止2019年的相关数据统计,全球支持“扫一扫”的APP软件安装已经超过40亿个,覆盖的APP开发厂商有数千万家。个人手机扫码用户数量,仅使用“微信”、“支付宝”的就累计高达15亿人,个人用户每年“扫一扫”的次数超过数千亿次,扫码支付金额接近100万亿元。

      如果说互联网是由鼠标点一点来推动的,那么“移动互联网”及5G时代的“万物互联”的物联网,则将由“扫一扫”开启。据悉,发码行正在致力于架构建立以“扫一扫”接入协议统一发码+管理中心+华为5G网络+北斗组成的一个全新的网络,通过“统一发码中心”,制定用“码”取代“IP”,摆脱以美国为互联网管理中心的网络霸权,建立同时向下兼容互联网,又“以人为本”的万物互联的物联网。在这个互通互联的网络上构建一个全球利益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同世界。

  • 上一篇:北京防疫防护生命健康交易会--进入倒计时30天
  • 下一篇:中国原创“扫一扫及统一发码”发明专利解析
  • 图文资讯
  • 歌手野马铜仁古城直播吸引众多粉丝打卡
    歌手野马铜仁古城直播
  • 从千年枸酱到仁战1935酒
    从千年枸酱到仁战1935
  • 仁战1935酒:90后长大了,酒桌文化还有存活的土壤吗
    仁战1935酒:90后长大
  • 仁战1935酒:汉武帝所褒奖的“枸酱”出自贵州茅台镇
    仁战1935酒:汉武帝所
  • 校企联合,贵州交旅融合产业学院成立
    校企联合,贵州交旅融
  • 黔西花都上城歌王争霸赛圆满落幕
    黔西花都上城歌王争霸
  • 相关内容
  • ·易通贷:理财贴金更要贴心
  • ·西安优美西点烘焙学校与好利来开
  • ·2018:蜂向科技定制化场景金融之
  • ·增强爱国精神 践行初心使命——
  • ·李治仪新书《埃隆·马斯克: 嚼
  • ·中和农信逆风飞翔,助力乡村振兴
  • ·新型城市纪录片《我的祖国我的家
  • ·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白沙壁画临摹
  • ·黄山幸福新世界参与编辑《中国新
  • ·烽火通信副总裁蓝海:创造“互联
  • ·2015高考格林豪泰房价不涨反降
  • ·集渔泰式海鲜火锅,来自泰国普吉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联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