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广州市公安交警部门通报了本月19日早上奥迪车撞解放桥石墩的事故:当日早上6时58分,一部粤A9UNXX白色小车沿解放桥北往南方向行驶至桥中间时,直接撞过了中心隔离防撞墙冲过对向车道,驾驶员弃车逃离了现场。广州交警于当日13时左右将驾驶人罗某抓获,并立即进行了酒精测试,目前驾驶人罗某因涉嫌醉酒驾驶正接受进一步处理。
撞石墩堵死解放桥司机逃逸
记者从监控视频上看到,事发时,解放桥上车辆不多,这辆白色奥迪车速较快,突然撞上中心隔离防护石墩,整个车骑上石墩,冲到对面车道,四五个石墩被撞出,车卡在一个石墩上,横在路中间。肇事司机是一名男子,下车看了一下,又上车企图将车开走,但车轮打空转,车身无法动弹。司机下车后在打电话,之后又上车拿了一些东西,便消失在监控中。
事故造成解放桥南往北交通中断,导致该路段早高峰交通更加紧张,公交车上乘客下车走路过桥。据越秀交警刘警官介绍,交警方面迅速派出警力到现场处置,到达现场时驾驶人已逃离现场,车辆因卡住石墩无法移动,时值早高峰,解放桥双向交通越来越紧张。据悉,该中心护栏为水泥石墩,长1.5米,高0.75米,重达200斤,民警将中间石墩徒手移开,打开一个缺口,恢复双向车道通行。
广州交警马上调派了一部拖车到场处置,并加派民警到现场进行疏导、分流。拖车到场后发现事故车辆冲上中心隔离防撞水泥墩,车辆底盘被水泥墩卡住不能移动,车头抬起两个前轮离开地面,拖车无法开展拖离工作,便立即调派了第二辆拖车前往现场协助。8时14分左右,在两辆拖车的共同协助下,成功将事故车辆拖离了现场。8时35分,事故现场处理完毕,交通恢复正常。
肇事司机是车主还谎称外出
经办案民警分析,迅速锁定了事故车辆车主罗某有重大嫌疑。
据办案民警林警官介绍,他们立即找到车主的资料进行核查,联系上了车主罗某,电话中,罗某称他在10月17日在外地出差,车借给朋友了,现在也联系不上这个朋友,但说不出这个朋友是谁。同时在回答民警问话时,罗某言语闪烁其词,语气漂浮不定。民警通过肇事司机的录像和车主对比,同时17日以后罗某还是有驾车的情况,民警发现车主有说谎的情况,故意隐瞒了事情,肇事司机可能就是车主本人。
锁定嫌疑人后,办案民警前往罗某所在公司,员工称老板没有回来。民警经过调查确认罗某经常驾驶粤A9UNXX小车出入,并了解到罗某所在位置。当天中午13时许,办案民警在天河区沙太南路某酒店将熟睡的车主罗某抓获。
事故发生7小时后仍测得酒驾
罗某被抓后,民警立即对其进行酒精呼气测试,显示其酒精含量为51mg/100ml。随后,办案民警将罗某带到医院进行血液酒精抽血检验。
经检验,驾驶人血液乙醇(酒精)含量为50.8mg/100ml。经南方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鉴定,事故发生时间为2015年10月19日06时58分,血液提取时间为2015年10月19日14时07分,相隔07小时09分,即7.15小时,根据GA/T 1073-2013标准附录B4.2,乙醇(酒精)血液中的消除速率为0.10-0.12mg/mL.hr,因此,案发时当事人血液酒精含量最低为122mg/100ml。
经讯问,嫌疑人罗某承认其驾车发生事故并逃逸的事故。目前,罗某因涉嫌危险驾驶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仍在进一步处理当中。
嫌疑人:
喝了6瓶啤酒
睡几个小时以为“酒醒”
据了解,嫌疑人罗某是白云区一名私营企业主。据嫌疑人罗某供述,18日晚上,他跟几个朋友在白云区江夏的酒吧喝酒,总共喝了三打啤酒,一共36瓶,他自己大约喝了6瓶,然后找了一个代驾,回到白云区江高的住所。凌晨5点多起来后,洗了个澡,就驾车去海珠区表弟那办事,当时他以为已经酒醒了,就开车出门。罗某称,出事后,他害怕警方追查,于是谎称不在广州,试图逃避酒驾的事实,就弃车离开现场,打算酒醒后再来处理。没想到,6个小时后就被警方抓获。
警方提醒
酒驾当心“隔夜醉”
为什么会出现“隔夜醉”?交警鉴定部门解释说,血液中酒精代谢是需要一定过程的,在通常情况下,饮酒后10分钟,饮酒者的血液中就会被发现酒精,随后酒精逐渐被人体吸收、分解、代谢。饮酒1个小时后,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高峰。如果扣除个人酒量、解酒能力、有无采取解酒措施等相关因素,血液对酒精代谢率8小时内最多约为120毫克/100毫升,最低约为80毫克/100毫升。
据了解,酒精在人体中一般消散时间为10~20小时。有时候夜里喝完酒睡一觉第二天一早没什么事就开车出门生理上是没什么反应了,但酒精依然在体内没排干净。专业人士表示,一个人喝了酒以后,多少小时后才测不出酒精含量,这跟个人体质,以及喝了多少酒都有关系的。时间有长有短,有的人一两个小时就没有酒精含量,有的人可能需要一天。在交警之间有这种提醒: